当前位置 主页 > 学习园地
大生产的那些事
时间:2017-12-08   游览量:
      “花篮的花儿香,听我来唱一唱,唱一呀唱……”,这歌的旋律熟吧,有些年纪的人都会唱,唱着唱着,南泥湾的小江南景象就在眼前,稻浪滚滚,牛羊成群。  
其实1941年到1942年是最难的,日本人对根据地大扫荡,“抢光”,“烧光”,“杀光”,国民党怕延安壮大了,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,华北地区又连年受灾……。不当家,不知道当家有多么难。毛泽东后来讲“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,没有油吃,没有纸,没有莱。战士没有鞋袜,工作人员冬天没有被盖”的境地。当时中央领导都穿补丁衣,吃黑豆,秕糠,野菜,大批战士饿得患上了夜盲症,冰天雪地,依旧穿着夹衣,打赤脚。二年间,八路军从40万人到30万人,新四军也减少了二三万,解放区人口少了一半。 
       大生产动员大会上,毛泽东说:“饿死呢?解散呢?还是自己动手呢?”结论当然是“自己动手、丰衣足食”。
南泥湾又叫烂泥湾,都是荒山、野草和烂泥,方圆lOO平方公里,是延安的南大门。359旅屯垦也加强了南线的防御,部队开进南泥湾时,他们什么都没有,就是在深山密林安家,向荒山野岭要粮。他们没有镢头,到处找废铁,把破坏敌人的钢轨锯成小段,用毛驴驮回来,自己造农具。没房子,就地搭窝棚、挖窑洞。粮不够吃,挖野菜,采野果,打猎。多数战士只一套衣服,换洗就蹲在河里,躲在被窝里,衣服干了再穿。被褥薄,冻醒了,就烧起篝火,围着火堆唱歌跳舞。唱:“野火照人歌且舞,闯过今年和明年”。
        王震是旅长,双手打满血泡,始终与战士一起开荒,8团团长陈宗尧在山上开荒,政委左齐没有左臂,不能拿镢头,就给战士们做饭烧水,挑送上山。天麻麻亮,许多战士早就上山了,黑咕哝咚了,都不肯收工下山,领导急了,规定“生产时不得早到和迟退”。 
干部战士们开荒,家属纺线织布。王震把各个团的木工招集在一起,突击一周,制造纺车1000多辆,大人小孩都来纺线。资金,原料,技术什么都缺,又硬是创办了许多小工厂,有纺织厂、制革厂、肥皂厂,自给自足还有多的。
        第一年,开荒种植粮食、棉花、蔬菜达1.1万多亩,相当于每人平均6亩。到1944年,全旅种地达26万多亩,收获粮食3.6万石,除全旅食用外,上缴公粮1万石,并做到了全旅每人养一只羊,两人一头猪,10人1头牛。全旅每人每月平均吃到3斤肉,每天1斤半莱,会餐时还能吃到鸡鸭大米。战士们也都穿上了自制的新衣服和鞋袜,每个战士每年2套单衣,1套棉衣,2双袜子,1双棉鞋,2双单鞋。有的还可以领到一件毛衣或羊毛背心。全旅兵强马壮,衣食住行样样齐备。 
        中央领导和大家一样,也亲自参加劳动。毛泽东,朱德开荒种地,周恩来、任弼时、董必武纺线捻纱。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把生产节约的计划公布在报纸上,让大家监督,看是不是空炮。陈云当年是中央组织部长,组织大家担粪积肥,几个年轻人嫌大粪臭不愿挑,他就挑起担子说:“大粪不臭,是香的。”听的人都笑,陈云说:“大粪不是香的?用它去肥田,长出的新鲜蔬菜和瓜果不就变成香的了?”
感言:大生产运动的发展,密切了军民、军政关系。在大生产运动中,人人都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出现,首长和士兵、领导和群众,汗流在一起,大家情同手足,亲如兄弟。更重要的是,通过大生产运动培育出了闻名于世的自力更生,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,这一精神成为我党、我军、我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巨大力量和传家宝。
在线咨询

在线客服

咨询热线

15365630615
0523-86235786
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