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 主页 > 学习园地
兄妹开荒
时间:2017-12-08   游览量:
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流行曲,延安大生产时的流行曲一个是《南泥湾》,另一个就是《兄妹开荒》。 
雄鸡雄鸡高呀高声叫 
叫得太阳红又红 
身强力壮的小伙子 
怎么能躺在热炕上做呀懒虫
太阳太阳当呀么当头照 
送饭送饭走呀走一遭 
哥哥刨地多辛苦 
怎么能饿着肚子来呀劳动 
挑起担儿上山岗 
一头是米面馍,一头是热米汤 
哥哥本来是庄稼汉,送给他吃了…… 
更要加油来更要加劲来更多开荒 
看看台词,都是大白话,再用秦腔吼出来,载歌载舞的,还有点农民的诙谐,小幽默,但不浑,声调抑扬顿挫,曲调幽扬,这个小剧目情节简单,表现丰富,所以老百姓看着带劲。 
之所以成为一个时代的流行曲,一个原因,大生产是那个时代的主题,千事万事,不过饭事,缺粮呀,连毛主席都有定额,要开荒。大生产时也涌现了一批生产模范,象这部情节剧的原型是马丕思父女,一家六口逃荒到延安开荒种地,父女俩起早贪黑,每日开荒十多个小时,15岁的女儿赤脚,挽裤脚,每天开荒超过2.5亩,很快实现耕作二年有一年的余粮,被边区政府授予“父女劳动英雄”的称号。 
这事迹被鲁迅艺术学院的教师王大化、学员李波知道了,王大化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听毛主席讲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,一想,这不是活生生的生活剧吗?他们一改编,加点喜剧效果,把父女开荒,变成兄妹开荒,又为了演得更象,王大化还挑起担子上山边开荒,边体验生活,边排练,把创作的舞台直接搬到了田间地头。这个小剧目排出来,还带了个好头,就是不用什么道具,扛起锄头就可以演,这比当时鲁艺演大戏,演员未到,道具得拉几大车,有时还得部队护送,比起来就更是文艺轻骑兵了。 
这剧毛主席也喜欢看,一个是大生产运动表现了,一个文艺为人民服务,也可以做到,还有一个是群众喜闻乐见。据说,毛主席看兄妹开荒的时候,正遇上沙尘暴,看着看着,身上也是一身土,旁边的同志往他嘴上套大口罩,他马上用手扒开,说,戴上口罩不舒服,大笑的时候不方便。

在线咨询

在线客服

咨询热线

15365630615
0523-86235786
联系我们